以至于有朋友向我抱怨,啥是新消费?一个字,贵。但另一个委实让人惊讶的是,这么贵的东西,居然依旧有一大群人购买。这样一个现象背后到底存在怎样的消费洞察?食品、饮料等大快消行业的创业者们,又该怎样去占领各自品类的高价空位?Bishop信息集团CEO·毕晓普曾举过一个例子。此前,水泥公司的创始人和董事长鲍登·邦德向他诉苦,表示全球水泥价格每天都在下降,市场上水泥过剩,利润不断缩减,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,就不得不裁员并关闭部分工厂。而当问道当下水泥价格是,鲍登表示,大概4美元一袋,这是过去5年的平均价格。交谈中,比尔感觉到鲍登和他的公司陷入了某种产品陷阱。便问,有没有想过开发一些新产品,一些能够挣更多钱从而摆脱困境的产品?对方表示,花了一些时间思考这个问题,试图找到一些新的点子,但结果是什么也没找到。这个生意就在这明摆着,不会有人愿意以超过4美元的价格来买一袋水泥,这是市场上的标准价格,所有水泥公司完全被它限制死了。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,星巴克的领导者有一个愿景,这个愿景是将咖啡卖到5美元一杯。以当时的汇率换算,约合人民币45元。要知道,当时一杯咖啡5美元的想法在行业里面简直是荒诞不经,那时候市面上一杯咖啡的平均价格是50美分。他们在杯子上写上了5美元的价格。一旦手上拿着这样一个杯子,上面写上了一个很高的价格,你就会开始想:我们需要往这个杯子里加入什么东西,好让这个价格对顾客来说物有所值?这个过程会打开你的思维,逼着你往大处想,这个方法会打破你递增式的心智模式。最后,星巴克通过包装把自己和竞争同行完全区隔开,他们认识到为了让人们乐意花5美元购买一杯咖啡,他们需要创造一种完全不同的消费体验,需要提供更好的超乎常规的东西。比如咖啡厅装修得非常舒适,优雅,配上皮沙发,还有熊熊燃烧的壁炉,他们提供数十种高品质的咖啡供你选择,你点单后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做好。“往杯子里扔创意”,就成为了打开创业团队思维的最佳方法。一支平时2.5元的雪糕,你想卖到66元,怎么办?这是钟薛高的问题。拿来一个雪糕外包装,写下66元的价格,然后想想:我们需要往这个包装里加入什么东西,好让这个价格对顾客来说物有所值?其次,配料厄瓜多尔的天然粉色RUBY可可为原料,据说这天然粉色可可豆也是近80年来可可物种的新发现,其珍稀程度也堪比钻石贵。还有日本产的产量极少的珍稀YUZU柠檬柚,果香浓郁,经过法国的特殊工艺制作,不添加任何糖分,制作成100%纯果泥。①钟薛高销售的一款轻牛乳冰淇淋产品宣传其“不加一滴水、纯纯牛乳香”。结果经核实,该款冰激凌产品配料表中明确含有饮用水成分。②钟薛高销售产品酿红提雪糕页面宣传“不含一粒蔗糖或代糖,果糖带来更馥郁的香气,只选用吐鲁番盆地核心葡萄种植区特级红提,零添加,清甜不腻”的内容。③老树北抹茶雪糕宣传的“只选用日本薮北茶,纯手工研磨”。而供应商上海嵘耀食品配料有限公司的销售品说明书显示,老树北抹茶雪糕原料抹茶粉还采用了鸠坑、龙井、薮北树等多种品种的茶树鲜叶制成。可以毫不客气的打个赌,当下每一个品牌的定价体系中都存在一定的泡沫。这些泡沫大致可以分为两种,一是肥皂泡沫,二是啤酒泡沫。肥皂泡沫最可怕,一搓就是幻影。什么样的产品是肥皂泡沫公司呢?很多创业项目,其实是没有提升用户体验,或是为用户创造价值的。个人认为,将一些传统地摊小吃搬进高档场景,从而收取高溢价的做法,其实从本质上就是低效的价值创造。小马宋就谈过,之前去过很多新创餐饮品牌,一吃就知道它没前途,顶多算一家网红餐厅。这类餐厅肯定做不大,因为太难吃了。查理芒格说过这样一句名言:钓鱼有两个重要原则,第一是要在有鱼的地方钓鱼,第二是不要忘记第一条原则。可是有些人就是总会忘记这么简单的道理,他做一个餐厅,就常常违背这样的简单道理。比如说,菜好吃,顾客才会来。
什么样的泡沫是啤酒泡沫?
啤酒泡沫其实就是合理的溢价,就像我们喝啤酒时,如果没有泡沫就不太好喝,如果全是泡沫就喝到了假啤酒。当下,我们很多消费品创业其实是创造了价值的,比如低度酒、咖啡、无糖饮料、甚至包括新式茶饮和雪糕。肥皂泡沫和啤酒泡沫,其实是名投资人卫哲在投资创企估值时的评判标准。他说,至少愿意接受一杯啤酒20%左右是泡沫,也就是估值暂时比它的实际估值高20%左右。那么定价比市场实际价值高20%的产品,你愿意买吗?之前看到一个网易云热评,说45元的咖啡自己从来没有买过,无论是环境+味道+速度等,都觉得45元太贵了。但他说,如果交个女朋友,自己很乐意为她买一杯45元的星巴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