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学企业
近几年,福州崛起的小餐饮品牌已高达近百个。众多品牌自去年初以来大规模对外扩张,目前已有百家小餐饮品牌走出福州,有的品牌在全国各地开出超万家门店。
中国最大的本土汉堡连锁华莱士,已拥有14000多家门店,
比萨连锁玛格利塔,拥有1000多家门店
福州新派餐饮醉得意200多家合营店
家常菜连锁周麻婆,200多家合营店
近乎0闭店率,200多家店草本汤
福建小餐饮连锁品牌墙
除此之外,令狐冲烤鱼、姑奶奶、淳百味、佳客莱、豪客来等众多品牌拥有几十到上百家门店。
福州为何能形成独特的小餐饮连锁模式?小餐饮模式是如何运作?优势点在哪里?
01
四“小”模型
顺应下沉市场发展需求
福州小餐饮能在短时间内发力,形成规模效应,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小。
之前跟国内有千店以上的几位餐饮同行聊天,他们认为,中国餐饮能有万店基因的模式就是“小”:
门店小:最好不超过60平方——选址适应性强
投资小:一家店投资不超过30万——投资门槛低
回本周期短:最长一年半回本——利于加盟商裂变扩张
与“万店基因”如出一辙,福州餐饮连锁企业都显示出“小”的特质:
1、店面“小巧”
在目前发展较快的福州餐饮50强里,大部分店面面积都在100平以下。选址的适应能力极强,可社区、可街边、可商场。
2、菜品“精致”
“定位清晰,细分品类,产品简单”是福州小餐饮的一大特色,大部分品牌都聚焦一个细分品类,做中式正餐的都有主推的爆款产品。比如玛格丽特主推披萨;周麻婆桌桌必点的麻婆豆腐;令狐冲烤鱼的销量占了60%的营业额。
3、价格“亲民”,性价比高
福州小餐饮品牌的性价比都很高:玛格利塔披萨人均20元,周麻婆人均30元,桥亭活鱼小镇人均48元,淳百味人均11元。
除了价格便宜之外,菜品的分量也很足。周麻婆3元一碗的麻婆豆腐搭配一碗米饭就能解决一顿午餐。
4、投资“小”
玛格利塔只要30万元就能够开一家披萨店,淳百味只要35万就能够开一家,低投资迅速拓店。
福州连锁餐饮呈现四“小”模式,门店“小”、菜品“小”、价格“小”、投资“小”,完美顺应三四线城市以下的餐饮消费需求。
下沉消费市场的消费者普遍更关注性价比,人均收入水平不算高,再加上消费选择相对较少,因此他们普遍对商品的价格变动极其敏感,对于环境的要求不高,干净即可。
近几年,福州连锁小餐饮也更多是在三四线城市进行拓店。福州小餐饮的崛起也是踩中了“下沉市场”这个节拍。
02
全员持股
特有的“合作连锁模式”
走访华莱士、周麻婆、小叫天、姑奶奶等在内的三十多家福建省连锁餐饮企业后发现,福州餐饮品牌连锁化发展受益于以“门店众筹、员工合伙、直营管理”为核心的“合作连锁模式”。 “门店众筹、员工合伙、直营管理”的合作连锁商业模式是脱胎于传统特许经营和直营模式的、更加适应福建小餐饮企业快速发展的新型经营模式。 公司通过门店众筹的方式将股份下放给员工或者外部合作者,让其与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,公司提供技术、原料、物流、品牌输出等支持,通过直营管理确保经营标准的统一,配合门店众筹,优势互补,实现双向持股的深层次合伙。 1、对内众筹 对内众筹指餐饮企业将公司高管、核心店长及员工变为“同路人”,即从雇佣关系,转变成合伙关系。 华莱士每个店店长可享受优先投资入股权,员工可灵活投资,入股2.5%~40%不等;小叫天的优秀员工、主管及店长占比大概20%左右;淳百味门店店长平均持有80%的股份,有的甚至达到100%股份,真正做到“成人达己”。 同时,福建省连锁餐饮企业针对员工资金不足问题,提供向公司申请贷款的权利,形成内部融资机制,规避外部资本市场融资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,提升资金周转能力。 2、对外众筹 部分餐饮企业将供应商、门店房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纳入众筹对象。 如华莱士参股的上游供应链企业达8~10家;玛格利塔赋予房东“投资者”的角色,房东可以根据他们的意向和能力选择参股投资,房东在收取租金的同时,每月还能够获得相应比例的利润分工,大大减少了涨租的风险。通过股份共享,把一次性的合作变成更具稳定性的合作,实现“共担、共享、共创”目标。 餐饮连锁经营的关键在于“标准化”,员工的强流动性也是餐饮的掣肘。而“门店众筹、直营管理”的独特模式不仅留住了人、筹集了钱,还实现了门店硬件和软件的标准化,实现快速复制和扩张。 福州连锁餐饮品牌大部分门店都是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开出,华莱士在早期发展的时候就已经采取这种模式,依托这种模式华莱士目前已经开除了14000多家门店。 03 深挖福州小餐饮模式 以华莱士为首的小餐饮模式能够在下沉市场迅速发展,是踩在了时代发展的关键节点。
首先是员工合伙制。
近两年,相信越来越多的餐饮人感受到:
一方面餐饮从业者越来越难招,特别是店长层级的,很多企业是一长难求。
另一方面,培养人才的成本越来越高。
究其原因,更多的员工还是以打工的思维来做事。做别人的事情,而不是做自己的事情。
而福州小餐饮模式的员工合伙机制则是激发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,让他们自己做自己的老板,员工成合伙人,从而解决发展的问题。
未来想要快速发展的企业,一定是想办法把员工变成合伙人,比如喜家德(358合伙机制)、海底捞、西贝等头部品牌都有一套员工发展合伙的机制。
员工如何合伙模式,分利机制,总部赋能方式是福州小餐饮模式是我们借鉴的地方。
其次,小餐饮的生意经。
福州餐饮擅长做下沉市场的生意。
如何把门店“变小”,投资“变小”,成本“变小”是福州小餐饮带给我们的思考。
游学企业
1、华莱士
关键词:福州小餐饮模式代表 万店企业、员工合伙制先驱者
肯德基和麦当劳分别在1987年和1990年进入中国市场,两家首先选择在一线城市布点,进行市场培育。二、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只能望梅止渴。
看到了二、三城市消费者对西式快餐的需求,而麦肯又一时无法覆盖,于是华莱士就利用时空差,模仿麦肯的产品和经营模式,抢先在全国地级市、县级市开店,填补当地的市场空白。
如今,华莱士全国门店数量超过14000家,远超肯德基和麦当劳。
成功自有成功之道。在餐饮行业,想把1家店搞得红红火火、排队等吃,可能只要一道招牌菜,但想把10家店经营好,就不仅要有好菜,还要有好的模式!
2、草本汤
关键词:13年200家门店 1年回本、极低闭店率与离职率
——又一个“福建模式”的奇迹。
3、淳百味
关键词:500家店 创新单元合伙制,30个店共用一个财务
为了让员工有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,淳百味孵化出了不同的创业部门,这些部门不仅可以处理公司内部问题,还可以面向市场提供服务实现创收,这其中数“救助”团队——“落地狮”最有代表性。
落地狮由十六名业绩出色的店长组成,一般以 3-5 人为小组在淳百味市场中“问诊”,问题解决后就可以分走新增利润的二分之一做为酬劳。
举例来说,有一名合伙人投资开了淳百味分店,但业绩始终差强人意,门店单月利润可能只有 5 千元。苦思冥想也没有好办法的时候,他邀请落地狮团队为门店诊断。
团队入驻后,经过一系列的变革,门店单月利润达到了 2 万元,并且这位合伙人独立运营也再无困惑。这时,落地狮即可分走 1 万元作为酬劳。
如此一来,有能力的店长相当于拥有了第二条创收渠道,只要精力允许,淳百味不限制自己的员工向外发展。员工如果看好某一新项目,拿出可行性方案,总部评估之后就会投资该项目。
孵化六个月之后只要相关数据达标即可立项,参与公司内部的路演。也就是说,所有的员工都可以成为它的投资人,而提出者即成为团队负责人。
淳百味如此大胆的尝试不仅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变得容易了,还增加了员工获取更大经济收益的可能性。并且这样的门店管理模式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,为淳百味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Copyright © 2020苏州绿恒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